
各部门、二级学院:
根据《关于开展2025年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》(湘机电职院行发〔2025〕16号)文件要求,学校开展了2025年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。经团队申报、校外专家评审、校长办公会审议,现将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予以公示(见附件)。公示期为2025年9月18日-9月22日。如有异议,请于公示期间向教务处进行实名反映,逾期或匿名反映不予受理。
联系人:余拓 电话:17607310480
附件:2025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
附件:
2025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
序号 | 成果名称 | 完成人 | 获奖等级 |
1 | 产线进课堂,工学强能力,双师破鸿沟-现场工程师“四真模式”培养实践 | 邓奕、颜志勇、郭凤鸣、霍览宇、刘水、伍凤、赵幼芳、卢香利、罗建辉 | 特等奖 |
2 | 三阶三域三维:服务湖南装备制造“走出去”的职教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| 张亮、邓奕、麻之语、徐利君、周亮、李丰华、唐冬梅、吴正乾、肖智海 | 一等奖 |
3 | 超级师坊:高职院校“精专特新”工匠金师迭代形塑范式 | 李宏策、陈励、温晓琼、陶东波、周海荣、韩慧仙、杨国生、李文芳、刘心昊 | 一等奖 |
4 | 细分布点、数智赋能、主微结合:高职汽车专业群建设创新与实践 | 周李洪、李勤、何维雄、张宇飞、吴正乾、唐娟、 李平、万爱军、肖晓芳 | 一等奖 |
5 | 敢创新·精技能·善应用:高职机电类专业“六融同频”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| 郭凤鸣、颜志勇、庹前进、刘笑笑、唐萌、陶泽安、魏焕新 周彬、丁文 | 一等奖 |
6 | 横纵贯通、三阶学梯、产出导向:智能控制技术专业“新质课堂”探索与实践 | 肖利平、朱光耀、李文芳、王燕燕、刘菲、郑斌、陈燕红、陈艳双、刘心昊 | 二等奖 |
7 | 产教赛融合、育训创融通:高职信息类专业T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| 丁文、王小玲、李芙蓉、吴勇、仲柏同、袁敏智、郝丽波、万国德、任江春 | 二等奖 |
8 | 铸匠魂、笃匠行、赋匠能:大思政课“精准滴灌”培育工匠新生代的实践探索 | 郭稳涛、肖志芳、李成、廖玉婷、聂菁、刘源远、柳红蛟、宋叙泓、周诗尧 | 二等奖 |
9 | 文化浸润、课程赋能、师生共创——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| 刘彤、何维雄、代振维、李勤、张亮、王敏、李普,何颖芳 | 二等奖 |
10 | 研创融合、梯级培养——高职机电类专业研究型育人模式创新实践 | 代振维、刘彤、韩慧仙、陶东波、陈凯乐、余学军、余拓、刘梦芬、伍凤 | 二等奖 |
11 | 三新驱动、三阶强基、三地协同:奋斗精神引领“大思政”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| 杨非、王融、宁瑶梦、曹佳丽、聂菁、孟子轩、伍慧玲、汤燕辉、刘菲 | 三等奖 |
12 | 多元产业学院赋能信创专业群建设的“三融三进”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| 冉成科、郝丽波、郭鑫、蔡恺怡、李红日 | 三等奖 |
13 | 模式创建、标准对接、师资培养——汽车类专业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| 曹晓娟、唐海丽、张波、丁泽峰、肖晓芳、胡元波、周峰、高俊 | 三等奖 |
14 | 数字赋能“素养+技能+产业”融合:高职现代服务专业群课程育人的创新实践 | 黄亚宇、潘劲松、朱靖华、李林、左石华、童婧、易淼清、杨涛、王清华 | 三等奖 |
15 | 四维融合、四段推进:高职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“双螺旋”师资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 | 霍览宇、罗建辉、唐冬梅、郑斌、满莎、郭稳涛、李成、韦晓慧、彭国超 | 三等奖 |
16 | 校政村企四链融通:乡村工匠“育训创服”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| 伍慧玲、贺柳操、水战红、吴梦华、彭育晚、刘英、郭越、吴波 | 三等奖 |
官方微信
官方手机站
码上接单接诉即办